若不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發(fā)現,也許國際學術界還要用茶葉原產地在印度這套理論研究及推廣很多年。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出現,推翻“印度茶源說”并確立了中國是世界茶葉原產地的事實。
在那個交通和信息相對滯后的年代,反復考證云南莽莽群山中的一棵茶樹并非易事,幸運的是偏遠的云南擁有一批把“茶”當作畢生事業(yè)的從業(yè)者,他們不畏艱辛用實際行動為一棵茶樹反復考證,為中國茶的世界價值據理力爭。
在公布這一發(fā)現的前夕,發(fā)生了哪些耐人尋味的往事,或許我們可以從這篇短文中管窺。
誰為“過渡型古茶樹”定名
關于邦崴大茶樹的鑒定,僅憑思茅本地專家的一家之言難以服眾,為使邦崴大茶樹的鑒定更具準確性和權威性,云南省茶葉學會理事會研究決定組織省內外從事茶學研究的專業(yè)人員在原有考察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對邦崴大茶樹進行進一步的考察和科學論證。取得思茅行署同意后,時任云南省茶葉學會秘書長的蘇芳華開始張羅起考察事宜,聯合云南省茶葉研究所、思茅地區(qū)茶葉學會和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共同組織,于是1992年10月12日~14日“瀾滄邦崴大茶樹考察論證會”,在瀾滄縣順利召開。應邀參加會議的基本都是從事茶學研究的專家,浙江農業(yè)大學茶學系博士導師劉祖生、安徽農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王鎮(zhèn)恒、湖南農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教授唐明德、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室主任、副研虞富蓮、華南農大副主任、講師鄭永球、西南農大副系主任、講師李華均、浙江農大博士研究生奚彪、云南農大副教授張芳賜、中科院版納植物園副研究員張順高、高級農藝師肖時英等19位專家。通過實地考察一致認為:邦崴古茶樹的考察資料屬實,論據充分,資料圖文并茂,反映了茶樹王的真實寫照,并肯定了前期考察的成果。瀾滄邦崴古茶樹的發(fā)現,對研究中國茶葉發(fā)展史、茶文化演進、茶葉育種、科研、栽培及直接利用等均有重要的科學價值。這棵古茶樹是迄今發(fā)現的唯一古老的過渡型大茶樹,它不僅是國家的珍稀植物和國寶,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建議列為省級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議用無性繁殖的方法擴大種植,開發(fā)名優(yōu)茶生產,以及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科技旅游和茶文化活動等等。
釋義中間過渡型
那年,茶學專業(yè)出生的肖時英聽到何仕華所說的邦崴大茶樹,便起身同行全程參與邦崴大茶樹的考察與論證。初次來到邦崴村,從事茶葉研究的肖時英對茶樹進行了仔細觀察,他從地里撿了幾顆去年落下的茶果掰開細看,發(fā)現茶果果皮很厚且粗糙,胚心軸粗壯,每一顆茶籽上有針尖般大小的小孔,這些特征都與栽培型茶樹不同。由于季節(jié)原因,肖時英的第一次考察并沒有看到茶花,他撿了很多茶果帶回思茅研究。第二次到邦崴正是茶花盛開的時候,肖時英看到這棵大茶樹的花冠很大,屬于山茶科植物比較大型的花,花瓣多為10片,有的長到12片,授精柱頭有5個分岔,一般栽培型茶樹的茶花有6至8片花瓣,受精柱頭只有3個分岔。野生大茶樹(大理茶)不能食用,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征,茶葉芽頭沒有茸毛,邦崴這棵大茶樹的芽葉有茸毛,村民經常采食。
“我們去調查的時候發(fā)現村民分著茶樹枝干認采茶葉,這一杈是他家采吃,那一枝是由另一家采摘。好奇茶葉中的成分,我們采摘了些鮮葉由我進行蒸青加工送去化驗,結論是邦崴大茶樹的茶多酚含量很高。再仔細做對比,邦崴大茶樹的茶花與茶果等繁殖器官趨向于野生型茶樹,根、莖、葉等營養(yǎng)器官趨向于栽培型茶樹。這棵茶樹的特征介于野生型茶樹和栽培型茶樹之間,是野生型茶樹向栽培型茶樹演化的直接證據,于是我提出了‘中間過渡型’的觀點?!毙r英回憶道。
1992年10月12~14日“瀾滄邦崴大茶樹考察論證會”專家在邦崴大茶樹前留影
我拿出幾顆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茶果給肖老,他掰開茶果拿出茶籽說,“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一個樣板,我推測很有可能是野生大理茶和家茶雜交出的品種??陀^地說,人類個體的壽命在物種進化史面前只是滄海一粟。所以我們推測、猜想,根據現有的認知有理有據的確定為‘中間過渡型’。至于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提法是否精準,我自己也在打問號。畢竟世界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人類的認知會隨著科學發(fā)展不斷刷新。目前‘中間過渡型’在世界分類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是承上啟下的銜接,對研究茶樹進化過程有重要價值?!?/p>
同行的張順高對邦崴大茶樹有著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覺得這棵大茶樹很久以前是野生茶樹,經過長年累月的人為干預之后,茶樹發(fā)生了一些改變,從植物學的特征來看,它的節(jié)間距離變短,發(fā)芽率增加,葉肉變肥厚,柔軟了,不像野生的葉片那么硬,經過人工馴化后,呈現出栽培型茶樹的特征。營養(yǎng)器官受環(huán)境影響已經改變了,繁殖器官還是保留了野生型的特點。張順高細心地發(fā)現邦崴大茶樹的一個茶果里包裹著5顆茶籽。一般來說,栽培型茶樹的茶果里只會包裹3顆茶籽,有的包裹1到2顆。邦崴大茶樹的茶果實外形厚薄不一,有3顆種子是發(fā)育完成的,有2顆種子是癟的,沒有發(fā)育完成。果實是偏的,也叫作偏歪果。這個情況代表這棵茶樹出現了退化現象,因為種子不再發(fā)育了。但是,茶籽從5個變成4個或者3個,是野生型茶樹過渡到栽培型茶樹的重要表現,這又是一種進化過程。
DNA鑒定 世界茶源塵埃落定
歷時9個月的籌備,1993年4月“首屆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4月4~11日)、首屆中國普洱茶葉節(jié)(4月7~11日)在思茅地區(qū)成功舉行。大會除了“國際性”外,還有另一個亮點“茶樹DNA鑒定”。華南農業(yè)大學學者李斌在會上報告,他分別對邦崴過渡型古茶樹,云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的核型進行對比。結果發(fā)現,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核型的對稱性比云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對稱性高。
根據科學理論,植物染色體的進化是從對稱性的物種向不對稱性的核型演化,具對稱性的物種較不對稱性物種更原始的結論,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較云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樹。野生型向栽培型過渡的過渡型結論,以核型分析結果看是完全正確的。有了權威論斷,自此,“百年茶源”之爭塵埃落定,世界茶樹原產地在思茅。
本文節(jié)選自
邦崴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丨小妖楠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